王婆的“五條標準”
自古暖男不酷,型男不固(可靠),當然,也不是沒有例外,只是可遇不可求罷了。所以,對人不可求全責備,而對車就沒必要折中妥協(xié),既暖且酷的人太少了,而既型且固的車雖然也不多,畢竟還是有的,比如克萊斯勒的2015款全新300C。
2015款克萊斯勒300不是換代車型,算是中期改款,所以動力總成并無變化,依然是270千瓦5.7升V8、218千瓦3.6升V6兩款發(fā)動機,當然,在中國市場,還會繼續(xù)提供3.0升V6發(fā)動機,中國汽車消費稅率是根據(jù)排量定的,3.0升是12%,3.6升就是25%,5.7升,呵呵,消費稅率是40%,所以想開最有美國味的V8版克萊斯勒300的話,估計只能打平行進口車的主意了。
自2005年第十代問世以來,克萊斯勒300C典型的美國設計風格就讓人過目難忘,與線條圓潤、很明顯是在向日本競爭對手致敬的第九代產(chǎn)品相比,這一代克萊斯勒300C很好地詮釋了什么叫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”。
不過這款在美國市場大獲成功的300C引進到中國并國產(chǎn)之后,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,原因嘛,就是我開頭所說,型是夠型,但是不夠“暖”,大氣但是不夠精致,豪而不放,開起來也略嫌笨重,《金瓶梅》里王婆說要贏得佳人芳心,男人需要滿足5條:潘驢鄧小閑——潘安的容貌、驢大行貨、鄧通般有錢、溫柔乖巧、閑情逸致。車也一樣,既要好看,還要好開,更要好用。第十代300C當然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。
西門大官人那么有女人緣是有一定道理的,如果你認為只是因為有錢,那你有必要重讀一遍《金瓶梅》。
內(nèi)飾讓人眼前一亮
第十一代克萊斯勒300C在2012年以全進口的形式卷土重來,在“小”——精致方面,令人刮目,而即將上市的2015款則更進一步,做工之精、用料之佳,使300C真正達到了一款豪華車的水準。用克萊斯勒自己的話說,是“以100%匠心精神”打造的“史上首款達到百萬級豪車水準的40萬級別豪華商務座駕”,“潘驢鄧小閑”五條齊了!
2015款克萊斯勒300C Platinum(鉑金版),做工之精、用料之佳,已真正達到一款豪華車的水準。新車內(nèi)飾最大變化之一便是儀表盤,當引擎發(fā)動,造型獨特的液晶儀表盤會散發(fā)出淡淡的瑩瑩藍光,營造出濃郁的科技感與未來感。
打開2015款克萊斯勒300C Platinum(鉑金版),的確讓人眼前一亮,這是美國車很少能給我的感覺——凱迪拉克、林肯之類豪華車也不例外,這款普通品牌的300C居然采用了瑪莎拉蒂和法拉利專屬的Poltrona Frau意大利豪華真皮手工縫制內(nèi)飾,高檔Nappa全粒面真皮通風加熱座椅、Mocha手工打磨實木嵌飾,說實在的,內(nèi)飾精致程度已經(jīng)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所謂豪華車。所以,克萊斯勒300C贏得沃德“全球十佳內(nèi)飾”殊榮實在并不讓人意外。
除了視覺和觸覺的提升以外,2015款克萊斯勒300C也為消費者打造了一座移動的聽覺殿堂,音響系統(tǒng)是頂級的harmankardon,車內(nèi)揚聲器多達19只,為駕乘者帶來劇院般的聽覺體驗。
內(nèi)部設計另一個重大改變,是用小巧的換擋旋鈕取代了以往的擋桿,這也是在向豪華車看齊。
2015款克萊斯勒300C還配備了諸多“越級配置”:三幅式360度全圓周加熱真皮方向盤、制冷熱杯托、70%雙片式全景天窗、奪得2014年度車載系統(tǒng)桂冠的UCONNECT車載交互系統(tǒng)、8.4寸超大液晶觸摸屏、外后視鏡以及踏板記憶功能、最新7英寸全彩駕駛員信息顯示系統(tǒng)、電子旋轉(zhuǎn)變速撥片和換檔撥片……,這么說吧,坐進車內(nèi),除了LOGO外,所有的都是豪華標準——當然,我說的是鉑金版。
克萊斯勒300C Platinum(鉑金版)的內(nèi)飾材質(zhì)、工藝達到如此水準,代價不菲,據(jù)說平均每輛車為此就增加了數(shù)千美元成本。這對于一款在美國起價是42395美元的車而言,堪稱不惜血本!
“三最”氣質(zhì)男
關(guān)于外觀,我一直不喜歡廢話,以前在報紙當記者,版面有限,放不了幾張圖,不得不描繪一番,現(xiàn)在好了,網(wǎng)絡上沒有篇幅限制,大家請看圖(不是青主偷懶,看圖難道不是更直觀么):
2015款全新克萊斯勒300C號稱史上首款達到百萬級豪車水準的40萬級別豪華商務座駕。也因此被冠以“最個性氣質(zhì)、最強大氣場、最理性價值優(yōu)選”的“三最之選”。
2015款克萊斯勒300C中網(wǎng)進氣格柵面積大大增加,蜂窩狀造型取代經(jīng)典橫條幅格柵;新增雙功能投射大燈,帶自適應主動照明功能。
實事求是地說,如果不看品牌,還真是有點頂級豪華車的范兒。
動力沒有變化
動力方面沒有太大變化,主力依然是有著“全球十佳發(fā)動機”稱號的3.6升 Pentastar V6全鋁發(fā)動機,最大功率218千瓦,峰值扭矩353Nm,當然,5.7升V8發(fā)動機應該不會引進到國內(nèi),而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同樣出自Pentastar家族旗下3.0L V6全鋁發(fā)動機會繼續(xù)服役??巳R斯勒300C也是目前國內(nèi)市場上40萬元級別豪車里唯一配備V6全鋁發(fā)動機的車型。
2015款克萊斯勒300C引以為豪的是全系標配ZF 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。最大速比4.71,最小速比0.67,相比6AT,這款8AT的好處是,不僅各擋間速比級差更小,而且擴大了速比范圍,因此不僅換擋更加平順,而且發(fā)動機可以在更大車速范圍內(nèi)保持經(jīng)濟轉(zhuǎn)速,確保了更好的燃油經(jīng)濟性,根據(jù)美國EPA的數(shù)據(jù),2015款克萊斯勒300C在同級車中的燃油經(jīng)濟性的確是最好的(見下圖)。
美國EPA幾款“l(fā)arge car”燃效對比,300C燃效最高,綜合工況每加侖行駛23英里,約合百公里10.2升。圖中從左至右依次是:克萊斯勒300、福特金牛座、雪佛蘭Impala、起亞凱尊。
分歧總是難免的
試駕前一天閑聊的時候,我和克萊斯勒的工作人員關(guān)于300C到底算不算一款豪華車產(chǎn)生了分歧,在我看來,克萊斯勒是一個非豪華品牌這是毋庸置疑的,那么300C作為這個非豪華品牌的旗艦車型,只能說是一款高檔車,但是廠家的人堅持認為300C——起碼300C鉑金版是一款豪華車,是當之無愧的。
這可能確實是一個難以達成一致的分歧,克萊斯勒300確實有些難以歸類,它在美國的價格明顯比福特金牛座、雪佛蘭impala要貴,又明顯比寶馬5系、奔馳E級便宜,所以它的市場定位應該和豐田的皇冠類似,屬于非豪華品牌里的豪華車。
其實,這原本不是一個值得糾結(jié)的問題,大受中國人追捧的COACH在美國何嘗是什么豪華品牌?絕大多數(shù)消費者當然還是會在意品牌,可是也總有一部分人更關(guān)注產(chǎn)品本身,克萊斯勒300C就是一部要賣給這些人的車。這個群體在中國越來越壯大,這一點,我們是一致的。
駕駛愜意但略微無趣
試駕之后,我有信心說,300C鉑金版從各方面而言,都不輸于那些前面頂著一個豪華LOGO的競爭對手——雖然人家可能并不把它視為對手。
試駕地點是在美國德州首府奧斯汀的郊外,我開始試的是一輛不會引進到中國的300S,也就是運動版,但是英雄沒有用武之地,美國的路太寬、太直,操控?根本是多余的,直路上沒有操控,基本上只要馬力大,剎車勁,足矣。在直而寬的美國馬路上開著全新的克萊斯勒300,是一件愜意,但又頗無趣的事情。
這樣的路上,來一段音樂,享受這種愜意就好,操控?忘了這檔子事吧。
下午的試駕路線有一段山路,倒是比較考驗車輛的操控性,可惜的是,這時我已經(jīng)換了一輛300C鉑金版,實事求是地說,在彎道上并不那么聽話,畢竟是一款“l(fā)arge car”,所以,還是老實點開吧。與其勉為其難地去嘗試劈彎,還不如享受一下車內(nèi)很棒的音響,在奧斯汀陽光明媚的郊外,悠然地開著克萊斯勒300,來段美國鄉(xiāng)村音樂,真是棒極了!
2015款克萊斯勒300C新增了包括ACC全速前撞預警系統(tǒng)、新型車道偏離警告系統(tǒng)等在內(nèi)的10余項頂級安全配置,共計超過80項頂級安全配備。
我最欣賞的地方,是2015款克萊斯勒300C與眾不同的造型,與大多數(shù)豪車徹底劃清界限,氣場在40萬元級別的車里的確是最強大的。
2015款克萊斯勒300C最讓人驚喜的,是大幅提升的內(nèi)部豪華質(zhì)感,沒有白白和菲亞特合并,美國人終于學會了什么叫質(zhì)感,什么叫細節(jié)。
美國的物價,嘖嘖!
這算彎道么?美國的路啊,太無趣!“HELLO,擎天柱!”“HELLO,騎摩托的蛋蛋哥!”“HELLO,開敞蓬的美女!(后來發(fā)現(xiàn)這位“背多分”原來是位帥鍋,狂汗!)”HELLO,這才是正宗的蛋蛋哥。一路上,沒見過世面的蛋蛋哥興奮壞了。最后一張圖被美編裁過了,蛋蛋哥路過一個人家,院子里停了三輛老爺車,小蛋童鞋覺得,美國德州土豪的炫富方式太直接了,就不能稍微含蓄一點點么?
全新2015款克萊斯勒300C鉑金版技術(shù)參數(shù)
形式 前置后驅(qū)
發(fā)動機 3.6升 V6
排量 3604 cc
壓縮比 10.2:1
最大功率 218 kW/6350 rpm
最大扭矩 353 Nm/4800 rpm
變速器 8速手自一體
EPA燃效 市區(qū)19/高速31 mpg
軸距 3052 mm
前后輪距 1611/1620 mm
長/寬/高 5044/1902/1492 mm
離地間隙 127.9 mm
風阻系數(shù) 0.32
凈重 1828 kg
前后軸載荷比 52:48
油箱容積 70 l
懸掛 前雙叉臂/后多連桿
輪胎 245/45R20
美國質(zhì)保 5年/100000英里
克萊斯勒300C的前世今生
克萊斯勒300是一個有故事的車,只不過它“太北美”了,所以大家不那么耳熟能詳。容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。
第一代: 1955--1957年
1955年克萊斯勒300
克萊斯勒300這個名字里,“300”何指?很簡單,就是指發(fā)動機馬力達到300匹。沒錯,就這么簡單?,F(xiàn)在300馬力不算什么,但是,在1950年代,這對一款民用車而言,是罕見的。1953年,37歲的Robert MacGregor Rodger,克萊斯勒年輕的總工程師,打算開發(fā)這樣一款發(fā)動機時,當時克萊斯勒甚至沒有一款合適的量產(chǎn)轎車來與之匹配。所以,Robert MacGregor Rodger建議克萊斯勒為之專門制造一款雙門硬頂轎車。
由于新車型沒有任何預算,Robert MacGregor Rodger便利用頂級車型“帝王”的車身前部、“紐約人”車型的硬頂雙門車身以及“溫莎”車型的后側(cè)板,并將其組合為1955年型300。
1955年2月10日,第一款克萊斯勒300正式上市。300馬力的克萊斯勒300是當時最快的轎車之一:在《Mechanix Illustrated》的“湯姆叔叔”McCahill進行的試驗中,克萊斯勒300從靜止到60英里/小時的加速時間僅需9.8秒,最高車速達到了130英里/小時。第一款克萊斯勒300不僅是當時最強勁的量產(chǎn)轎車,也是操控最出色的轎車之一。
1956年型300使用了名稱“300-B”,從此克萊斯勒用下一個字母來標識每款后續(xù)車型的傳統(tǒng)開始了。300-B也裝配了最新版本的HEMI V8發(fā)動機,排量為5.8 升,功率為340馬力。
第二代: 1957--1959年
1957年Chry 300C
“300-B”之后,自然是“300-C”,1957年的所有克萊斯勒轎車都體現(xiàn)了新造型風格:后側(cè)裝飾了向上翹起的尾鰭,當時,克萊斯勒的首席設計師Virgil Exner將其新造型風格稱為“Sweptline”。新款300-C最為出色地展現(xiàn)了這種造型風格。
除了新車身之外,1957年型轎車也裝配了全新的底盤,并采用了扭桿式前懸掛。HEMI發(fā)動機的排量增加到了6.4升(油跟不要錢一樣),提供375馬力和390馬力的版本。大部分300-C裝配了克萊斯勒的“TorqueFlite”按鈕式自動變速器,但390馬力的版本通常配以三速手動變速器。300-C硬頂轎車的基本價格當然也更高了,比300-B高700美元左右,達到4929美元(通脹多么殘酷啊,同志們!)。
第三代: 1960--1962年
在1960年新推出的克萊斯勒轎車看上去都有所不同,因為克萊斯勒為所有的全尺寸轎車采用了整體式車身機構(gòu)技術(shù)。因此,300-F成為了第一款未采用傳統(tǒng)梯形車架的300車型。大多數(shù)300-F的功率為375馬力,少數(shù)300-F則裝配了壓縮比更高的發(fā)動機版本,功率可達400馬力。幾乎所有的轎車都裝配了“Torqueflite”三速自動變速器,只有少數(shù)轎車(可能是4輛)裝配了法國制造的“Pont-A-Mousson”四速手動變速器。
第四代: 1963--1964年
1964年克萊斯勒 300K
1963年,克萊斯勒決定跳過字母“I”,將這款轎車命名為300-J。300-J僅僅提供雙門硬頂轎車。300-J裝配了390馬力的413“楔形”發(fā)動機。300-J的銷量下跌到了400輛。1964年,“字母系列”又提供了敞篷轎車,但300-K在其他方面與300-J完全相同。
第五代: 1965--1966年
在1965年,克萊斯勒300采用了更加平滑的車身。克萊斯勒在300-L中第一次沒有采用雙化油器,413發(fā)動機的輸出功率也下降到了360馬力。300-L和較小的克萊斯勒300之間只有一些難以分辨的區(qū)別。顯然,“字母系列”到了變化的極致邊界。終于,“字母系列”于1966年停產(chǎn),克萊斯勒300變成了克萊斯勒家族中的普通一員。
第六代: 1967--1968年
1967年型300與1966年型300的區(qū)別在于1967年型300采用了新車頂和尖格柵。1967年型300取消了四門轎車版本。然而,最大的變化在于1967年型300裝配了克萊斯勒的7.2升V8發(fā)動機(我敢肯定這是只油老虎),這款發(fā)動機通過一個四腔式化油器吸氣,額定功率為350馬力。只要額外支付79美元,消費者就可以選裝這款發(fā)動機的“TNT”版本(375馬力)。
1968年型300增添了隱藏式大燈,從而塑造類似于1966年克萊斯勒公布的300-X展示車的獨特外形。然而,其他方面沒有太多的變化。
第七代:1969--1971年
克萊斯勒300一直是大型轎車。然而,克萊斯勒300在1969年變得更大,除了改進尾燈之外,1970年型300沒有什么新變化。1971年,克萊斯勒300沒有提供敞篷轎車,而1972年也并沒有推出1972年型300(好像是車廠其實是市場有些意興闌珊了) 。
第八代: 1979
到1979年,克萊斯勒的中型個人豪華轎車“科多巴”已經(jīng)上市四年,因此,克萊斯勒在1979年中期決定用白色油漆、前翼板上的一些假冒通風口以及紅色、白色和藍色細條紋來重新裝飾“科多巴”,并將其稱為“300”(這就是所謂的蒙事)?!?00”只提供一款發(fā)動機,排量為5.9升,功率為195馬力。從此300沉寂了20年。
第九代: 1999--2004年
在1955-1979年之間生產(chǎn)的克萊斯勒300都裝配了V8發(fā)動機和后輪驅(qū)動,并且至少有一款雙門車身造型。全新的1999年型300M則完全不同:這款四門轎車裝配了V6發(fā)動機和前輪驅(qū)動(顯示了改革的決心)。在上市之前,當時“克萊斯勒-普利茅斯-吉普-鷹”的總經(jīng)理Marty Levine向《底特律新聞》承諾:“這不會成為另一款崇尚歐式風格的跑車,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具美國特色的一款‘字母系列’轎車。”新款300M起價為28700美元,很快就成為了克萊斯勒的搶手貨。
與每年獲得一個新字母的傳統(tǒng)不同(再次顯示了改革的決心),300M到2000年依然叫300M,事實上,2000年型300M完全是1999年型300M的翻版,2000年型300M在Edmunds.com的八款入門級豪華轎車對比試驗中排名第四(可喜可賀)。
據(jù)說,300M是克萊斯勒第一次嘗試面向世界的轎車,可是,這樣的設計,不僅不能吸引到歐洲消費者,反而連美國的擁躉也逐漸失去了。
第十代:2005-2012年
這一代克萊斯勒300C是我們所熟悉的,因為北京戴姆勒-克萊斯勒公司對其進行了國產(chǎn)。這一代300并沒有繼續(xù)M之后的字母,而是重新使用了300C的名字,寓意了300系列車型將從頭再來(顯示了更大的改革決心)。它的外觀充滿了侵略性,讓人不得不產(chǎn)生敬畏的感覺。有2.7升和3.5升兩款V6發(fā)動機,以及5.7升V8 Hemi發(fā)動機。新300C的懸掛和底盤部分部件來自于上一代奔馳E,這讓美國人自己都覺得很多方面一下子上了一個臺階。
十一代:2012至今
短暫告別中國市場后,2012年克萊斯勒以原裝進口形式卷土重來。新一代300C前進氣格柵采用了全新的7橫幅設計,取代了原來格子狀造型,略輸了一點霸氣,但更精致了。車身尺寸方面,長寬高分別達到了5066/1902/1492 mm,軸距達到3052mm,一大亮點是采用了8AT手自一體變速器。
2014年洛杉磯車展上,2015款全新克萊斯勒300C正式亮相,外觀造型進一步升級,將碩大的車標放在進氣格柵上,而格柵換成了充滿運動風味的蜂窩狀造型,面積也有所增加,原來的霸氣又恢復了,車尾也做了修改,比如將圓形排氣口改成了方形。
內(nèi)飾方面,最明顯的改進是新車更換了新設計的三幅方向盤,原來的船舵型換擋桿被旋鈕代替。新車還配備了全新電動助力轉(zhuǎn)向、前方碰撞預警、自適應巡航系統(tǒng)、車道偏離警告等一系列配置。